于正宇宙2.0:流水线上的“拼多多”剧 -

来源:人气:222更新:2025-07-09 18:29:43

而更多打着"于正2.0"旗号的作品,仍在流水线上重复着相似的创作模式,通过拆解爆款作品的核心要素,嫁接时下热点话题,制造出众多拼凑而成的影视产品。长剧的焦虑同样普遍存在,即便未被广泛观看,观众仍能察觉到:顶流明星在拍摄现场的特权行为被曝光,剧本在拍摄过程中被反复修改,对古偶题材过度套路化的精准吐槽,以及主角在穿越剧情中经历百种死亡方式,在挣扎反抗中逐渐产生情感羁绊的戏剧冲突。

短剧常见的叙事模式如今已趋于同质化,若去除主角姓名,其情节框架可无缝嵌入各类设定相近的长剧之中,角色人设与逻辑合理性变得不再重要,一部作品的观看体验仿佛复制了全部。将已被短剧验证过的高效紧凑叙事元素整合至体量更大的长剧结构中,一种新型国产剧形态悄然成型——观众在连锁餐厅食用预制菜,观众在视频平台观看拼装剧集,我们都在追寻未来。回溯2022年,爆款短剧《长公主在上》以4.4亿播放量掀起行业热潮;次年付费短剧《无双》实现充值破亿的里程碑。短剧由此迈入10亿级播放量的新阶段,头部作品月均分账收入突破百万。短剧已然成为国产剧经济的新引擎:拥有庞大受众基础、显著流量优势及可观收益潜力。然而亮眼的数据背后,短剧始终难以摆脱“缺乏深度”“追求即时快感”的刻板印象,迟迟未能获得长剧的同等地位。在长剧创作者群体中,甚至形成了明显的偏见壁垒。知名编剧汪海林曾公开批评短剧为“低级趣味”,而长剧从业者仍裹挟着高投入、强制作团队与精致视觉呈现,对短剧持排斥态度。

于正再次凭借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引领风潮。2024年,其打造的《墨雨云间》在优酷平台以27集快速破万的佳绩,不仅超越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同类作品,更在刘亦菲过往影视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暑期档兼具热度与收益的爆款剧集。这部时隔6年的成功之作,被视为于正尝试将短剧创作思维融入长剧开发的典型案例:他邀请短剧导演马诗歌共同执导,并将现象级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的女主角植入其中。其后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时,那句“在短视频占据用户碎片化时间的当下,与短视频争夺流量已成必然——可笑的是仍有人轻视短剧,实质这是时代趋势,短剧的精致化与长剧的快节奏、浓缩叙事将成为主流”的阐述,迅速在行业引发共鸣,被视作后续创作者的行动指南。

《墨雨云间》无疑仍是现象级爽剧,但相较于六年前的《延禧攻略》,呈现出更具冲击力的2.0版本。其开篇即以女主被构陷、捉奸、遭婆家活埋的三重暴击奠定基调,叙事节奏在两集内完成‘重生’、‘换皮’并开启复仇主线,情节密度堪比十集短剧。剧集将白莲花黑化复仇、霸道男主爱上人妻、高调打脸前夫等经验证效的情绪爆点,作为标准模块植入叙事框架。大女主成长、姐妹情谊、宅斗权谋、轻喜剧元素,包罗当下流行的所有议题,编剧已深陷拼贴美学,仿佛遗忘了戏剧的边界。

与之同期激烈交锋的,是于正提前举杯庆祝的“必爆”之作《临江仙》。该剧剧情紧凑,几乎每集都充满10个以上的情节反转,令人目不暇接、应接不暇。

面对短剧市场的迅猛发展,娱乐平台呈现出复杂的应对策略。腾讯一方面表态要深耕长剧,强调"守住长剧厚度",另一方面却在近期投入500万元,强化短剧品牌建设。爱奇艺则公开将"短"定义为2025年内容领域的核心关键词,同时确认长剧仍为战略重心,微短剧作为补充性业务。值得关注的是,从2024年起,多个头部长剧IP已开启"一鱼两吃"的变现模式,《折腰》《唐朝诡事录》等热度较高的作品相继推出同名短剧,标志着从高投入搏高回报转向薄利多销的战略转型。这种现象折射出平台在流量焦虑下的双重博弈:长剧面临观众流失的严峻挑战,优酷数据显示2024年长视频用户前五集的流失率高达50%,整体完播率仅维持在20%-30%区间。而当长剧市场遇阻时,短剧则成为新的流量突破口,这种市场格局的转变,实际上是一场由流量焦虑驱动的双向突围。

长剧转向短视频领域,实则被短剧以小博大、病毒式传播和快速盈利的模式所吸引,试图借助短剧的流量密码缓解自身在内容传播与商业转化上的困境。而短剧在取得市场成功后,又渴望挣脱"快餐式"标签,寻求主流审美认可与可持续的内容价值。当我们将视野延伸至更广阔的娱乐消费市场,国产剧的"围城"现象已超越简单的长剧与短剧之争——城市内外的创作者都在争夺用户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而短视频平台对时间的切割已成常态。以小红书为代表的新兴平台2023年日活用户突破2.6亿,微博虽处于衰退期仍保持近2亿日活,它们共同构成了对传统影视内容生态的挑战。■ 短剧长剧化现象正在引发行业震荡,于正曾断言"爆剧可预见",其作品《临江仙》集结了流量明星、热门IP改编、极致爽感设计、话题性剧情和饱和式营销等要素。然而该片最终未能重现《延禧攻略》《墨雨云间》的爆款效应,尽管在营销声浪下实现了10天热度破万的成绩,但相较于前期造势显得逊色,后续口碑持续下滑,最终沦为典型的"预制爆剧"案例。

此前于正满怀信心,投入800万元打造的精品短剧《吉天照》本意是想在短剧市场复刻其长剧的成功经验。他试图通过更精致的服化道设计及所谓的明代美学风格,以高水准制作对抗粗制滥造的短剧作品。然而,这种介于高雅与通俗之间的叙事节奏却未能赢得任何一方观众的青睐,印证了市场洞察与成功复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当快速、爽快、易于复制已成为其熟练运用的创作手法时,或许正是启动"爽剧3.0"新企划的契机。而大量"于正2.0"风格的作品仍在流水线上重复着相似的配方,拆解爆款基因、拼接热搜要素,制造出形形色色的同质化内容。国产剧市场早已陷入混乱局面,此刻我最关心的是,作为普通观众,我们究竟何时才能等到真正值得期待的作品?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